呼唤一种“神话”式教学
——文勇《存在的神话》评介
文勇老师撰写的《存在的神话——听文勇老师讲语文》一书,终于在今年7月经由武汉大学出版社筹划出版。这是一本让我期待已久的著作,之前就在相关的语文杂志上拜读过文勇老师的一些教学实录,受益匪浅。读完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就是文老师的语文课堂是“百家讲坛”式的、关乎文化和哲学的饕餮盛宴。十三个课堂实录(阅读11篇,写作2篇),每一个标题都直指人性、文化,带有很强的哲思,诠释着语文的强大使命;每一堂课的内容充实而有力度,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——心智的觉醒、理性的培养、情感的熏陶、对艺术的敏感与高贵气质的涵养——这也是文老师所言的“语文的根本任务”。
教学有法,但教无定法,贵在得法。如何才叫得法呢?语文新课程标准给予了一系列指示,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也作了诸多积极的尝试。“得法”得在把语文课堂所蕴含的文化、哲思、理性最大化地赋予给学生。社会需要这样的语文、教育界需要这样的语文,学生更需要这样的语文。文老师的《存在的神话》便是有效的尝试,他已将语文作为超脱世俗、逃离苦难的依托,用满腔激情、啼血呐喊向我们诠释语文的本质、语文的品质、语文的使命。
一、深入文本 含英咀华
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,“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,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,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。”
[①]文勇的教学方法